近年來,工業廢水、石油泄漏和大量抗生素的使用造成了嚴重的水污染和水資源短缺。海藻酸鈉(SA)和氧化石墨烯(GO)復合材料在污染物處理領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。該復合材料具有優異的力學性能,可以支撐疏松多孔的結構,解決了傳統吸附劑難以回收和容易產生二次污染的問題。本文綜述了SA/GO復合材料作為吸附劑對重金屬離子(HIMs)、抗生素、染料和溢油的吸附能力與其他吸附劑的比較。同時,還介紹了吸附劑對不同污染物的吸附機理。此外,還分析了吸附劑初始投加量、污染物初始濃度、溫度、pH、離子強度等因素對吸附過程的影響。最后,指出了SA/GO復合材料在廢水處理中的挑戰和前景。

圖1. 各種污染物對人類和其他生物的主要危害示意圖。

圖2. SA/GO復合材料在污水處理中的示意圖。

圖3. 含氧化石墨烯的SA基水凝膠(a-c)和不含氧化石墨烯的SA基水凝膠(d-f)在外力作用下的狀態變化前后對比。

圖4. (a)羅丹明B (RhB)的單層吸附容量(Qm)與氧化石墨烯氧化程度(rGO<GNP<GO<GO-Lys)的函數關系,以O/C比表示。(b) Alg - GO和Alg-rGO微球示意圖。(c)不同氧化程度的復合微球(Alg-GO, Alg-rGO)的SEM截面圖。

圖5. (a) Ca-G/M和Sr-G/M孔隙形成機理示意圖。(b) Sr-G/M對Cu
2+的選擇性生產效率。(c)四種水合離子的構型和水合半徑。(d) Sr-G/M對四種水合離子的選擇性吸附圖

圖6. 某些污染物的吸附機理示意圖。(a) GSC通過靜電吸附去除Cu
2+。(b) CMC/SA/GO@Fe
3O
4凝膠珠通過螯合作用吸附Pb
2+。

圖7. 離子交換吸附某些污染物的機理示意圖。(a)MSAL和吸附Pb
2+后MSAL的XPS光譜。(b) zeta電位隨pH值變化圖[110]。(c) pH為5時Pb
2+批量吸附實驗前后溶液中主要離子的絕對離子濃度。(d) pH為5時,其他競爭離子存在時MSAL對Pb
2+的選擇性。

圖8. 木質素、GO和SA之間的協同效應。(a)超疏水氣凝膠膜的制備工藝。(b)超疏水氣凝膠膜分離油水混合物示意圖。
相關研究成果由沈陽藥科大學無涯創新學院Huishuang Li等人于2024年發表在Journal of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 (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jwpe.2024.105100 )上。原文:Emerging adsorbents: Applications of sodium alginate/graphene oxide composite materials in wastewater treatment
轉自《石墨烯研究》公眾號